拓展阅读 | 大师汪定曾建议:忆定村完整保留

2016-11-23 51人 定海桥 定海桥

忆定村,位于江苏路495弄,建于1934年,为联排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整体呈现现代派风格,略具装饰艺术派特征。外观立案面简洁、平整,开窗较大,窗洞周围有简单线脚,山墙面处理有传统特色,立面窗下墙和阳台栏板均采用相似几何图案,装饰性强而风格统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该处原是北汪家弄地带的农田、村落和荒地,河流纵横。1934年由一开发商在此购地建造了24幢砖木结构三层楼现代风格花园住宅,汽车库建于弄内南端。住宅坐北朝南,分列弄内两侧,每幢建筑在南面都有小院可种树植花。房屋建筑工艺讲究,钢窗、木拼板门、硬木地板、木楼梯,卫生设备齐全。外墙面局部为斩假石面层,其他为水泥拉毛粉刷。每户底层均有客厅、餐厅和厨房、水汀炉子间,二、三层南面均有起居室、卧室、阳台,每户在三层均有一大阳台,房间内都有水汀片。

忆定村因座落在忆定盘路(今江苏路)上而得名。房屋建成后售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50号的西侨青年会。解放前在此居住的多为高级职员、知识分子,原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老师汪定曾先生曾在这里居住。1991年为改善上海城市交通,江苏路进行拓宽,忆定村部分建筑在规划红线内,经老一辈建筑大师汪定曾先生提出意见后,江苏路在此稍向西偏移,因此完全保留了忆定村建筑。

汪定曾,高级建筑师。湖南长沙人。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曾任重庆大学教授、中央银行工程科建筑师。建国后,历任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副局长、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主持、指导了上海体育馆和上海宾馆等工程的设计。汪定曾是老一辈建筑大师,早年留学欧美等国。解放后,参与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原上海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是1953年体现上海工人阶级翻身当家作主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阳新村的设计者。他还参与了延安中路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50米大跨度拱形屋盖的设计,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勘察设计志》的顾问之一。

1951年的曹阳新村,上海解放后由人民政府兴建的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建村之前,这里是一片河沟纵横、杂草丛生的市郊乡村。总体规划布局中尽量结合地形自由布置,保留原有的洪河水面,增加新村的自然景观。道路沿河规划,房屋沿着道路和河流走向排列,由阶梯形向扇形变换,大都为朝南或东南向。整个小区建筑采用红瓦斜屋顶,山墙处有高于屋面的烟囱,墙的转角有棕色隅石装饰,上下有红色长窗的灰色小楼在四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清新而雅致,住宅内部的楼梯和楼板都铺着红漆地板,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在这里既有上海新式里弄生活的情趣,也有点欧美的“花园社区”的影子。